近年来,郎溪县坚持把做好选调生工作作为培养年轻干部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,建立健全选调生全链条培养机制,努力锻造一支有信念、有能力、有激情、有担当的选调生队伍。
突出递进培养,厚植增智赋能“营养土”。加强制度建设。严格落实《安徽省选调生到村任职管理暂行办法》,建立县委组织部牵头管理、各镇党委具体落实、村党组织协助实施的“链条式”选调生管理工作体系。创新实施“一名县级领导、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、一名村书记”的“3+1”帮带培养机制,在思想上帮、在工作中带、在业务上教,帮助选调生熟悉镇情村情、掌握工作方法、锤炼工作作风。加强培训教育。将选调生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教育工作总体规划,依托县委党校、党性教育馆、夏雨初烈士陵园、沙桥特别支部旧址以及姚村苏维埃政府旧址等资源载体,围绕党规党纪、农村党建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内容组织选调生参加专题培训班,全面提升选调生党性修养、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。加强实践锻炼。坚持选调到基层、培养在基层、成长在基层的鲜明导向,按照“县级统筹、因村安排、精准选派”的原则,综合选调生知识结构、专业特长等因素,合理安排选调生到集体经济薄弱、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,鼓励21名选调生到信访维稳、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一线进阶锻炼。
突出动态管理,系好干事创业“安全带”。优化日常监督。构建县委组织部监督管理、镇村直接管理、选调生自我管理、党员群众同事日常监督的“3+N”管理模式,开展国情调研、赋能培训、交流互鉴、墩苗壮骨、红色引领、关爱呵护“六项行动”,严格执行选调生吃住在村、谈心谈话、工作纪实、请销假等制度。县委组织部每个季度通过随机走访、电话查岗、专项督查等方式,对驻村任职选调生履职情况、在岗情况开展全覆盖检查。落实关心关爱。协调乡镇党委、村党组织为选调生安排办公场所,配备驻村用品,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,落实经费保障。完善考评机制。制发选调生到村任职年度(任期)考核工作方案,建立“平时考核+年度考核+党员群众满意度+工作实绩”的考核体系,采取量化积分的方式综合得分。坚持动态跟踪管理,建立选调生培养成长档案,采取“一人一档”跟踪培养管理模式,全面掌握选调生的工作实绩和日常表现,对选调生在村工作情况精准“画像”。
突出梯次使用,畅通成长成才“快车道”。把握规律合理用。推行多岗位锻炼制度,采取定岗定责、多岗锻炼等方式,有计划地安排在基层工作满2年的13名优秀选调生交流到县直部门任职,让选调生接受多层次、多部门、多平台的实践锻炼。创新思想大胆用。督促到村任职选调生在村工作期间深入基层、贴近群众收集村情要素,做深做实入户走访、服务群众等基层工作,组织19人次选调生前往江浙先发地区调研学习,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、产业发展等农村重点工作开展国情调研3次。建立选调生信息库,大胆使用工作成绩突出、能力较强的选调生7人。树立导向及时用。通过年度考核、实地座谈等工作,全面掌握选调生工作实绩、日常表现、群众反响、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情况,动态发现掌握一批表现优秀、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,并综合考虑选调生德才素质、个人条件、单位需要,择优选拔选调生到上级机关和重要岗位任职,有效调动选调生干事创业积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