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| 共产党员网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基层党建 > 基层党建

郎溪县:“点上发力”锻造过硬党员队伍

发布时间:2025-07-15 来源:郎溪先锋网 阅读次数: 【字体大小:

  近年来,郎溪县聚焦新时代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新要求,以“铸魂工程”为引领,以“先锋培育”为抓手,抓实抓细党员队伍“选育管用”全链条建设,着力锻造一支“政治过硬、本领高强、作风优良”的党员队伍,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  聚焦源头活水“基本点”,把好发展党员“质量关”。坚持将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内容,明确规定各基层党(工)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,分管负责同志为直接责任人,压实发展党员工作职责。积极拓宽选拔培养视野,坚持突出重点领域、抓住重点群体,向产业工人、农牧渔民、高知识群体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倾斜,注重从各行各业代表性人物、先进模范人物、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青年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。制发《郎溪县发展党员执纪执法部门联合审查实施细则》,对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名单,由县委组织部牵头,会同县纪委监委、政法委和法院、检察院、公安等多个部门共同组织开展政审联审,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,全方位审查发展对象入党前情况,进一步压实政审责任,从源头上确保党员政治合格。实施入党积极分子“源头工程”,及时完善更新全县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,全面掌握本年度发展党员“源头”情况,逐级建立入党申请人队伍数据库,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动态调整,涵养好党员队伍“源头活水”。
  把握素能提升“核心点”,打造教育培训“立体网”。构建“1+9+X”的县镇村三级教学体系,形成集党性锤炼、技能提升、实践历练“三位一体”的基础功能阵地。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、政策法规、业务知识等纳入党员教育培训体系,以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,指导各级党组织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,确保党员思想紧跟时代步伐。积极适应数字化时代党员教育新要求,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,进行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,做好网上教育。创新开展“行走的课堂”教学形式,探索“基地+实训”这一培训方式,将本地“三桥”红色资源、干部现场教学点、党性教育基地、“一地六县”展示中心、特色党建示范点等18个点位串联起来,围绕不同主题开发研学路线,并邀请老党员、土专家、乡村振兴一线的干部结合实地场景进行讲解。选取一批身边人身边事作为课程内容,打造《文明的距离》《永不褪色》等不同类别的党员教育片15部,让党员教育形式更加多样。综合用好共产党员网、安徽先锋网、郎溪先锋系列平台,通过专题专栏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、最新政策、党史故事、优秀党务经验等内容,及时准确地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“神经末梢”。
  紧盯真严真管“关键点”,扎紧管理监督“铁篱笆”。实行党员分类管理,根据党员的身份、从业情况、健康状况等特点,按照“一人一档、一村一表、一镇一册”建立党员管理台账,动态更新党员数据库信息,实行在职党员“积分式”、无职党员“定岗式”、流动党员“跟踪式”、退休党员“双重式”、老年党员“关爱式”管理,进一步提高党员管理精细化程度。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、离退休党支部,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、离退休党员管理。依托各基层党支部建在一线、建在链上的特点,广泛吸收各行各业,尤其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群体,及时跟进成立党组织。建立健全党员组织生活、民主评议、监督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,确保党员行为有章可循、有规可依。通过定期考核、日常调研等方式,深入了解相关制度执行情况,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。坚决贯彻执行党章党规党纪,认真落实《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》,促使广大党员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不断提升党员“含金量”。
  立足先锋引领“落脚点”,锻造为民服务“先锋队”。坚持把推动党员作用发挥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着力点和落脚点,引导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、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工作中践行动、作表率。积极为党员搭建实践锻炼、作用发挥的大平台,不断深化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“组织争先进 党员争先锋”等活动,组织党员开展便民助民、认领“微心愿”等服务,切实将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,把民生工作落实到群众心坎上。结合“主题党日”、党员固定活动日等,引导党员主动下沉基层一线,深入调研,聚焦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、信访维稳等堵点难点问题,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、政策咨询解答、人居环境整治、扶危助困等志愿服务。建立党员先进典型评选机制,将党员参与各项活动、联系服务群众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参考依据,对表现优秀、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优先考虑评先评优,定期表彰在工作中表现突出、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。同时,通过微信专题专栏、网络媒体平台、宣传栏等多种渠道,广泛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,形成见贤思齐、砥砺奋进的良好风尚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